教育教学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教育教学 -> 教学工作 -> 管理制度 -> 正文

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课程教学质量规范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12-07-24

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课程教学质量规范

一、教学文件与教材

1.教学大纲(含考试要求)格式规范,内容完备,学时分配合理,且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;

2.教学日历进程安排合理,格式规范;

3.教案完备,设计合理;

4.教材选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。

二、教师配备

1.教学队伍的配备与课程性质和教学量相适应;

2.授课教师具备主讲教师资格。

三、备课

1.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,教案内容应包括章节标题、教学目的与要求、重点与难点、教学方法与手段、讲授的内容与步骤、作业布置等;

2.教案的组织应做到重点、难点突出,详略得当,教学内容充实,信息量大,教学方法、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;

3.多媒体课件的文字、图形、声音、动画等媒体信息的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适合教学内容需要,能够清晰表达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表达的内容,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。

四、课堂教学

1.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,站立授课;

2.着装整洁,仪态自然,精神饱满,精力集中;

3.讲普通话,语言清晰、流畅、简洁,语速适中,声音洪亮;

4.板书内容得当,布局合理,书写规范;

5.授课内容熟练,讲授正确,条理清楚,衔接点处理得当,主次分明,重点突出,信息量足;

6.理论联系实际,范例贴切,启发学生思维,课堂气氛活跃;

7.教学手段(多媒体、教具、实物演示等)应用恰当,内容、表现形式及讲授过程具有吸引力,提供多方位、立体化的信息;

8.注重学生工程意识、创新意识培养和素质教育;

9.考勤严格,对学生能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,课堂秩序好;

10.教学进度符合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;

11.按时下课。

五、作业布置与批改

1.每8-10学时至少布置作业1次,作业量和作业形式(思考题、讨论题、小论文、动手练习等)依据课程性质、特点和教学要求而定;

2.对作业的书写格式、图形、文字、计算等基本技能和作业提交时间有明确的要求;

3.按时批改作业,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退回重做,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予以反馈。

4.主讲教师每一次作业的批改量不低于授课学生数的二分之一,采取隔次批发法;

5.对学生作业内容、次数、学生作业完成情况(数量及质量)有文字记载,对每项作业都给予考核标志(包括成绩、教师签名、批改日期等)。

六、课外答疑辅导

1.每门课系学期课堂教学后至少安排辅导答疑2次(含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);

2.辅导答疑有计划、有记载(包括时间、地点、答疑对象和答疑内容),网上辅导答疑的课程应保留相关电子记录;

3.考试前辅导答疑不得向学生暗示考题和出复习提纲现象。

七、成绩考核

1.考核内容和方式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,命题正确,难易程度与份量适当,内容覆盖面广;

2.实行教考分离或利用试题库命题;

3.考核时间严格执行教学进程安排;

4.考核方法有具体考核方案和标准;

5.对学生考核资格有审定过程和结论;

6.试题A、B卷难度、份量相当,题型搭配合理,A、B卷试题相同率低于20%,且与近三年试题题目相同率低于50%,试题有规范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;

7.相同课程统一命题,统一考试,统一评分标准,统一阅卷;

8.试题保密工作严格、规范;

9.试卷评阅客观公正,严格按照试题的评分标准评定成绩,评阅及成绩报送过程符合规范要求;

10.评阅试卷、登录成绩失误率低于1%;

11.课程成绩分布合理(基本符合正态分布)。

计算机科学技术系

2011.6.30